人權運動的一大步 FIHRM亞太分會座落台灣

0
國家人權博物館於國際博物館協會京都大會上(ICOM__Kyoto)正式宣佈成立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

【京都/綜合報導】文化部所屬國家人權博物館於九月三日經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主席大衛.佛萊明宣布,台灣的國家人權博物館將成為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是繼前年成立拉美分會後,在全世界成立的第二個分會。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這是台灣人權運動的一大步,期許台灣能夠成為亞洲的人權燈塔。

 《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明定,人權館主掌業務,包含辦理威權統治時期人權相關史料檔案的典藏、研究、展示及教育推廣,白色恐怖綠島和景美兩紀念園區的經營管理,人權歷史與文化教育及相關出版品的編纂發行,以及協助當代人權理念實踐推廣之組織發展及國內外相關博物館交流合作。

 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成立,自2002年總統府設立人權紀念館籌備處,文建會規劃景美園區並將全區登錄為歷史建築,綠島園區亦正式啟用,文建會於2011年成立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後,立法院在2017年11月28日三讀通過《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歷經十六年的努力,國家人權博物館終於在2018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正式揭牌成立,成為亞洲地區第一座於威權統治創傷遺址上設立的國家級博物館。

左起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文化部政務次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蕭宗煌,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主席David_Fleming

 國家人權博物館自去年年底透過文化部政務次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蕭宗煌理事長聯繫,積極與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聯絡籌組亞太分部事宜,終於在國際博物館協會京都大會由聯盟主席大衛.佛萊明正式宣佈成立,是台灣權理念實踐推廣及國際交流的重要里程碑。

 這次的成立茶會出席貴賓包括文化部政務次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蕭宗煌,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主席大衛・佛萊明,國家人權博物館陳俊宏館長,以級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秘書長弗朗索瓦絲・麥克拉弗蒂、國際博物館協會前主席漢斯-馬丁・辛茲、英國國立利物浦總館長羅菈·派伊、國際人權博物館拉美分會執行長蘇珊娜・梅登、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人權與博物館委員會副主委陳佳利、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常務理事吳淑英等多位貴賓共同蒞臨。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主席大衛・佛萊明表示,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作為全球性組織經營不易,聯盟二年前決定設立亞太分會,須涵蓋不同語言及文化,聯盟由衷感謝獲得台灣文化部支持得以順利設立亞太分會,特別是台灣人權工作在國際上表現十分傑出,亞太分會選址於台灣國家人權博物館成立是不二選擇。

 大衛也提到,他曾參觀過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及綠島二白色恐怖紀念園區,相信未來聯盟亞太分會定能帶動亞太地區更多有關人權議題的討論。

舞團「原舞者」於記者會上表演〈南王部落〉

 文化部指出, FIHRM-AP將會作為推動台灣人權工作,促進台灣與國際人權博物館及組織接軌的重要平台,並傳達台灣與國際社會共同守護自由民主制度及實踐人權價值的決心。

 文化部表示,人權館將以台灣人權奮鬥歷史經驗為出發,集結亞太地區人權博物館、博物館從業人員、人權組織及工作者,以及社會大眾力量,一同面對亞太地區曾經歷殖民、戰爭、種族滅絕、獨裁及威權統治等人權遭受迫害的歷史,勇於揭露及還原歷史真相,推動轉型正義,進而修復歷史傷痕,展開和解對話,將負面的文化資產轉化為當代的民主及人權資產,成為未來世代永續發展的和平基礎。

 文化部也提到,FIHRM-AP未來更將邀請各國共同關注世界各地,特別是在亞太地區險峻的人權處境,像是貧窮問題、童工、跨國企業勞力剝削下的血汗工廠、人口販運、宗教衝突、種族歧視及滅絕、境內流民/國際難民、移工、女性遭受性別歧視及暴力、性少數迫害等亟需國際社會高度重視的人權課題,建構以人權為核心之博物館價值及人權文化路徑,推動當代人權理念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