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和每日新聞「亞洲調查會」,於9月5日舉辦一場以東亞安全保障及日本與台灣扮演的角色為題的研討會,會中邀請台灣輔仁大學教授何思慎、美國前國務院官員Stephen Harner與東京大學副教授川島真及每日新聞副總編輯坂東賢治等人出席,針對中國經濟崛起,對美、日和台灣在亞太地區的影響,以及就美國總統歐巴馬所提的「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和再平衡策略,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所提的「自由與繁榮之弧」做相關探討。
同樣出席這場研討會的駐日代表沈斯淳則表示,東亞地區局勢變化快速,過去5年台灣希望能在國際事務上扮演和平締造者、人道援助提供者、新商機及科技的創造者、文化交流的促進者和中華文化的領航者,在在表現出台灣對區域局勢穩定的重要和可以提供的貢獻。
不管是東京大學教授川島真,或是美國前國務院官員Stephen Harner,皆在會中提到中美關係實際影響了東亞區域和平。今年8月中美兩國國防部長會談後,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便提及希望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政策不能只針對中國,並對中國進行弱化,而何思慎也表示美國總統歐巴馬所提「重返亞洲」、「再平衡政策」的關鍵不在於弱化中國,而是在於平衡,如果做不到平衡的話,美國的東亞政策就會失敗。
事實上,總統馬英九上任以來的外交戰略便是以平和外交為主軸,也就是「重美、友日、和陸」,這與歐巴馬的「再平衡政策」的主張不謀而合,反之,日本安倍首相所提的「自由與繁榮之弧」卻被外界視為是日本企圖要連結東協國家一同圍堵中國,但也有學者直接提出中國並不是蘇聯,再加上中日間有深厚的經濟關係,要怎麼圍堵的質疑。因此,何思慎在研討會上則呼籲安倍所謂的「價值觀外交」,不應該只是連結東南亞國家,更應該要看見台灣,讓同樣具有民主自由共同價值的台灣和日本共同為區域和平而努力。何思慎也表示:「日本不應該只擔心北京方面的反應,反而應該鼓勵安倍將心裡對台灣的好,化為具體的行動,例如在台日簽訂投資保障協定之外,邁向台日自由貿易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