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趨勢教育基金會和東京大學中國文學研究室共同舉辦的「第3屆台日作家東京會議—2017黃金公孫樹」,於11月3日至4日在東京大學伊藤國際學術研究中心舉行,台灣著名文學家陳芳明及陳玉慧、王聰威、伊格言、溫又柔、東山彰良和中島京子等多位台日作家和文學研究者受邀出席,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互相交流,激盪出文學的火花。
首場演講由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陳芳明主講,他以花費11年多完成的著作《台灣新文學史》,作為當天討論主題。陳教授表示,1980年代中國出版多本文學史書籍,不但無法反映台灣作家創作的心情,並將台灣文學視為中國文學的支流或一部分,因而他認為要建構出自己的歷史。
陳教授認為,藉由這本書,反映出台灣從封閉的年代走向開放的年代,以及台灣的公民社會運動、女性、同志、環保和原住民等多項議題,見證台灣的改變。他也在當日會議中與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和台灣文學的日本大學教授山口守對談。
兩日議程中,台灣和日本作家分別就「偉大時代的故事」、「我們的孤獨」、「津島佑子長篇小說《太過野蠻的》」和「未來的想像」等議題分別進行對談,並在第2日播放電影《KANO》,由東大教授藤井省三解說。
日台作家會議從2013年起隔年舉辦,輪流在東大和台大舉行,第1和3屆因在東京舉行,便以東大校園中的銀杏樹為名,訂為「黃金公孫樹會議」。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怡蓁在開幕致詞時表示,6年前會成立台日作家會議,是因為台日交流除了科技和物質外,在心靈層面也有更深的交流,而可以具體、深入並廣泛傳播的莫過於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