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屋的提琴手  專訪「相思會」最年長會員陳芳福

0
在麵包屋中拉小提琴的陳芳福

【記者黄貴美/京都報導】在繽紛的丹楓染紅了京都的深秋午後,記者來到下鴨神社附近,專訪了高齡九十四歲的陳芳福先生。陳芳福先生是早期留學京都帝國大學的台灣留學生,畢業後留在了京都,在京大附近開了一家名為「柳月堂」的名曲咖啡店和麵包屋,他同時也是京大台灣留學生校友會「相思會」最年長的會員。

一九四三年,出身台北艋舺(萬華)的陳芳福在台北舊制高校畢業後,跟隨著已在京大留學的哥哥的後塵到日本留學,從基隆港出發,搭乘了將近一個月的渡輪來到神戶港,再乘電車到京都車站,他回憶當時從京都車站搭出租車到京大附近的宿舍,下車時司機向他說了一聲「おおきに」(京都方言“謝謝”的意思),這是他第一次聽到京都方言,至今仍印象深刻。

陳芳福為早期留學京都帝國大學的台灣留學生

當時正值太平洋戰爭期間,尚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留學生,是以日本外島居民身分來到日本留學的。同時期和他一起留學京大的有就讀農學部的李登輝,後來成為中華民國總統;最初就讀醫學系的陳芳福,在上解剖課時發現自己對血有恐懼,於是轉攻物理化學,並順利拿到理學部學位。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戰敗投降,台灣歸還給中華民國,在日台灣留學生一夕之間,從日本的外島居民身分,變成中華民國滯留在日本的台灣僑生。

陳芳福回憶,戰爭剛結束時,有一段時間台灣和日本之間斷了音信,台灣家人的接濟送不過來,書信也不通,台灣留學生都處於斷糧狀態,生活十分窘迫。因此台灣留學生聚集起來成立互助會,並在陳芳福的提議下取名「相思會」(源自台灣常見的相思樹),相思會成為戰後初期,台灣留學生向日本政府申請糧食補助的主要窗口,幫助留學生度過了戰後最艱苦的時光。

戰後的台灣留學生主要分成三派,一部分回台灣,一部分留在日本,還有一部分嚮往戰後的新中國,前往中國大陸發展,隨著選擇不同,各自奔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從京大化學系畢業的陳芳福,跟隨京大恩師從事了幾年研究工作,由於戰後物資持續短缺,陳芳福運用其化學知識製作甘味料,把甘味料賣到附近麵包店,以補貼生活費。因為這個緣故,後來陳芳福便以麵包業為業。

再次回到故鄉與臺灣的家人重逢,是相隔十年後的1953年。同年的12月,陳芳福與兩位同鄉一起在出町柳車站前開業“柳月堂”麵包屋。喜愛古典音樂的他,第二年,在2樓增設了名曲咖啡店,成功地吸引了不少戰後對音樂相當渴慕的學生,以及附近的大學教授和當地居民。

創立於1953年的柳月堂招牌

陳芳福對留學生相當關照,早期的台灣留學生遇到緊急入院或就職需要保證人時,他都會施予援手,不少留學生都接受過他的幫助。

陳芳福與日本妻子同心協力經營柳月堂,並且生了五個兒女。二十年前妻子因病過世後,七十多歲的他突然開始自學小提琴,直到今日,偶爾在麵包屋中依然可以見到陳芳福彈奏小提琴的身影,成為麵包屋裡一道美麗的風景。

香氣四溢的麵包以及悠揚的古典樂聲,伴隨著當地居民的記憶六十多年,柳月堂麵包屋和名曲咖啡店,直到今日依然在出町柳車站前繼續營業中。

陳芳福與其日本妻子合影

相思會由來

「相思會」最早成立於一九四五年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當時在京都大學留學的台灣留學生面臨生活窘境,於是組織了互助會「相思會」,作為向日本政府申請糧食配給的窗口,幫助留學生度過了戰後最艱苦的時光。

隨著戰後生活漸漸改善,留學生各奔西東,相思會一度解散,直到1968年,一群台灣出身的京大畢業生聚集在柳月堂,有人提議重啟相思會活動,受到與會人士贊同,並且推舉陳震東擔任第一任會長,歷任會長為新島裳一,櫻井俊介,黃書璋,陳世澤,張雅孝,十年前現任會長莊子慧玲擔任會長至今。相思會除了有京大校友會的聯誼功能外,也提供留學生有關生活以及醫療方面的諮詢服務。

台灣出身的京大校友向來人才輩出,例如最早期的台灣第一位京大醫學博士杜聰明醫師,也是後來的高雄醫學院創辦人;前總統李登輝,現任駐日代表謝長廷也是京大校友;目前關西地區的四位僑務委員中,有兩位是相思會成員,分別是現任律師的張雅孝,現任醫師的王輝生。

舉止儒雅的陳芳福是相思會最年長的會員

相思會的成員多為各行業的菁英,在日本社會有一定的影響力。例如2000年前總統李登輝欲申請赴日接受心導管手術,日本政府拒發簽證,由王輝生醫師為發起人,與相思會成員向京大師生和OB,發起萬人簽名運動,受到許多京大師生,如當時的京大醫學部部長本庶佑(後來獲得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以及多位國會議員,如小池百合子等人支持,短短三個月時間集結了一萬五千人以上日本人的簽名,最後成功促成李登輝前總統於2001年4月赴日接受治療。

(広告)


(広告募集中 TEL:03-5917-0045 FAX:03-5917-0047 info@taiwannews.jp 担当: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