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好超前準備 迎接「後新冠時代」

0
疫情邁入後新冠時代,你是否已作好超前準備?

【大阪/專題報導】今年年初,正當日本舉國歡慶新天皇即位後,第一個元旦新年假期時,緊接著一月底就爆發了武漢的新冠肺炎疫情,並且迅速擴大到全球範圍 。這場不知名的傳染病危機,不僅考驗各個國家的公衛安全和醫療體系,更影響了全球的經濟活動和無數人民的生計。隨著疫情的長期化,不管是國家、企業、組織、還是個人,都有必要重新檢討自身的危機處理能力,並且做好超前準備,迎接後新冠疫情時代帶來的競爭和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始於中國武漢地區,2019年12月底,武漢向WTO提出第一件病例報告,但未受國際太大重視。直到2020年1月23日(農曆除夕夜的前一日) ,武漢封城消息傳出,各國才驚覺一場前所未見的瘟疫已經開始進行。

  台灣在這波新冠疫情中,快速又有效率的對應 ,得到全世界的好評。一部分要歸功於在2003年的SARS危機中,台灣的醫療體系吸取了許多經驗和教訓,建立了一套公衛安全的危機處理機制。而且台灣第一個新冠病例出現在武漢封城前的1月21日,當天台灣立刻將武漢旅遊提升為第三級警告,比其他各國提前展開疫情對應。例如在1月27日就導入刷健保卡,就可追蹤14日內旅遊史的雲端監控系統。並在最快時間內 成立口罩國家隊,確保防疫物資的供應。

  台灣在疫情爆發初期的黃金時段,作出迅速、有效的超前準備,使得台灣得以在全球疫情最嚴重的三月和四月期間,成為少數可以維持正常上班、上學的國家之一,台灣的防疫成果被許多國家公認為世界第一名,台灣政府的防疫效率也獲得海外媒體稱讚。

  反觀日本,由於沒有直接對應2003年SARS疫情的經驗,面對突發性不知名的新冠病毒傳染病顯然經驗不足,加上近年日本政府和民間,對中國旅客帶來的巨額觀光收入依賴越來越深,使安倍政府在武漢封城消息傳出後,未能當機立斷作出禁止中國大陸旅客入境的決策,僅保守的限制武漢地區人士入境,甚至高舉日中友好大旗,在第一時間捐出大批儲備口罩和防護衣等防疫用品向中國示好。

  結果春節期間來到日本的中國觀光客爆買口罩,使市面上口罩被掃購一空。等日本國內疫情升溫時,日本卻面臨人民缺口罩,醫院缺防護衣的窘境。使堂堂醫療先進國的日本,在四月時發生大阪市長松井一郎上電視呼籲民眾捐雨衣充當防護衣的震撼新聞。

  此外,由於擔心醫療體系崩壞,以及擔心疫情影響七月的東京奧運,日本政府遲遲不肯開放篩檢新冠病毒的權限給醫療機構,以至於在疫情爆發後,發生許多有疑似症狀日本民眾求醫無門的現象。

  2月1日鑽石公主號感染事件爆發,日本政府的對應成為國際焦點。3日起停靠在橫濱港的鑽石公主號,由於船內隔離政策失效,在二周內爆發嚴重的群聚感染,三千多名乘客之中有超過六百人感染,乘客人人自危,促使日本以外其他各國不得不出動撤僑班機載回乘客。日本政府最後還允許日本乘客下船後,直接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回家,引起輿論譁然。

  隨著各國陸續宣布鎖國,日本遅遅不肯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直到三月底東京奧運正式宣布延期後,四月初安倍首相才宣布八日凌晨開始為期一個月的緊急宣言。

 進入六月,雖然疫情暫時緩解,但是專家仍然提出警告,在疫苗未正式問世前,必須做好長期化的抗疫準備,防止第二波來襲。

  記者特別專訪了數位在日僑胞,了解這次疫情帶給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影響 ,讀者或可從中尋找到後新冠時代的對應之道。

  陳律安畢業於台大,到日本念完研究所後,進入日本的飲料公司伊藤園就職,數年後跳槽到世界品牌COACH擔任會計工作。疫情對她造成的影響,是改成在宅工作,增加了與同樣在宅工作的老公相處的時間,而且省去通勤的時間,讓她可以把家裡收拾的乾淨些。她表示,後新冠時代,公司會盡量把內勤工作改成在宅形式,有實際業務需要的人才到公司上班,因此在宅工作會變成常態。由於疫情影響精品店的實體店面營業績效,因此現在公司正強化線上平台銷售服務,以期擴大網路的消費層。

  另一位陳可觀的際遇稍有不同,剛從大阪的餐飲學校畢業的她,順利獲得京都的老舖料亭和久傳的內定,原本預計四月報到,但是受到疫情影響,料亭暫停營業 ,因此她延遲到五月中才開始上班。現在她最擔心的是工作簽證問題,受到疫情影響,審批時間可能會拖長。但是她認為自己受疫情影響不大,她的部分同學被錄取單位通知取消內定,必須重新尋找工作。

 河合裕美是在日華僑第二代,從同志社大學畢業後,取得東京某外資投顧公司的內定,原本預定六月從大阪搬到東京報到,因為疫情影響,公司要求新人暫時不要搬到東京,先留在原來的城市,新人培訓也改為線上培訓,公司通知新人培訓後也有可能不需要到東京報到,直接改成在宅工作。

  疫情也衝擊了不少在日本經營餐飲業的僑胞,如關西僑領陳天隆位於梅田的餐廳歇業了一個半月,幸而房東阪神集團在歇業期間暫停收租,但是五月底恢復營業後,客流量並未恢復,許多上班族午餐習慣改為買便當回辦公室,因此租金壓力不小。如何因應疫情產生的消費行為改變,考驗餐飲經營者的智慧。

 從訪談中已經可以窺見在「後新冠時代」,社會活動雖然可望逐漸恢復,但是消費行為模式和企業運營勢必會隨著疫情作出調整與改變,全球化經濟雖不至於開倒車,但全球產業供應鏈和資源分配勢必進行重整,新的商機也逐漸成形。

 在國家方面,公衛安全相關的設備投資將大增,成為與能源和糧食並駕齊驅的重要戰略投資目標,各國將重新制定公衛安全相關的自給率和戰備儲存能力。

 在企業方面,在宅工作機會大增,甚至可望成為常態,共享辦公室的需求將增加 ,傳統的辦公室空間會加速淘汰、更新,甚至「無辦公室化」可能成為創業新趨勢。

 在宅工作機會的增加甚至可能影響不動產市場,當越來越多人可以選擇在宅工作,上班族不一定要搬到大都市生活,可以選擇留在家鄉或享受田園生活。

 另外,企業將加速導入可以減少密切接觸機率的AI應用,如無人收銀機,無人便利商店,代替櫃台功能的客服機器人等。

 宅經濟盛行,宅配通路業者如Amazon和Uber eats成為此波疫情的大贏家,此外在宅消費的服務和應用,如各種網路DIY及周邊商品,個人家電、家庭娛樂等將推陳出新,進入百花齊放時代。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僑胞在疫情期間,發揮國際協作精神,熱情捐贈防疫物資救災,見證日台深厚友誼,更證明「後新冠時代」,國際間更應該加強合作,而非實施保護主義,才能早日克服疫情。

 隨著美中兩國貿易角力檯面化,以及各國政府提撥大量資金救經濟,勢必會加速新舊勢力更迭和轉型,新的技術和服務將加速呈現在世人面前。在「後新冠時代」,你是否已做好超前準備,迎接新的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