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拉麵是不少遊客來旅遊時必吃的選項之一,不過街道上如此多家拉麵店,究竟差別在哪又該如何選擇?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日本拉麵所分成的流派,下次就可以依自己喜好選擇,享受各家流派的獨特之處。
日本拉麵分成的派系相當多元,而每一個分流都有其特色。追溯到過去的歷史,二戰後許多在日本的中國人開設了中華拉麵店,由於當時物資相當缺乏,販售的價格僅一升米的一半,平價美味又營養的拉麵便開始在各地流行起來,之後各家就逐漸發展出自己的口味和流派啦!日本第一間的拉麵店就是位在東京淺草的「來來軒」(現已休業),自此後眾多知名拉麵便被日本人接受並廣為流行。
以下小編對拉麵的流派分系做簡單整理與介紹:
- 家系:1974年在橫濱開業的「吉村家」是豚骨醬油拉麵的始祖,由於後代徒弟們所開設的分店數量龐大,便統稱「橫濱家系拉麵」。
「家系」是以濃厚的豚骨和醬油熬煮成湯頭為其特色之一,配上粗麵條、叉燒肉、菠菜及海苔,還能調整麵的硬度、湯的濃度以及油膩度,受到大眾喜愛,也因此吸引不少人前來拜師,經過嚴格訓練獲得許可後便可傳承「家」的封號,並在各地開設分店。
- 二郎系:原位於東京都港區三田的「拉麵二郎」,分別在1970、1996年搬遷到慶應大學三田校區後附近後,因份量十足的粗麵條和豬背脂、蒜、大量豆芽菜的配料廣受學生喜愛,這一特色被廣為人知後就逐漸演變成日本拉麵的一種流派。
此外,二郎拉麵還有一個相當有趣的特殊用語,就是當客人希望配料加倍時,會在配料名稱的後面加上「増し」(mashi),想要加兩倍時就會說「増し増し」(mashimashi)。
- 博多豚骨系:博多豚骨拉麵顧名思義是發跡於博多的屋台,特徵是由豬大骨長時間熬煮成白濁色的湯底,但因使用動物骨頭熬煮湯,反覆濃縮的蛋白質會產生一種臭味,而東京大多店家會刻意把這個味道去除。
但據說博多豚骨拉麵初期也是透明清澈的湯底,因當時一名廚師忘記調整火力,原本應細火熬煮的湯頭竟全程滾沸,未料可能需要報廢的湯頭竟更有層次味道也更濃郁,1984年開始流行後,隔年開始推向歐美國家,漸成為全球知名食物。
- 魚介系:除了原有的豚骨、醬油、鹽味、味噌口味之外,魚介拉麵是以沙丁魚、竹筴魚、鰹節或秋刀魚乾混合鯛魚、蝦、花枝或貝類各種海鮮熬成高湯的拉麵,有些還會加上魚粉使海鮮味更為濃厚。
另外,常看到的「煮干拉麵」則是用小魚乾熬煮而成。
- 青葉系:1996年在東京中野開設的「中華そば青葉」是首家以動物系混合魚介系(動物與海鮮)兩種湯頭的拉麵店,因此青葉系最大的特徵是由雞或豬骨等動物熬製而成的湯結合香氣較高的和風海鮮湯,利用雙湯底W(意指double)soup的組合吸引大眾。
- 大勝軒系:大勝軒系是沾麵的發祥地,和傳統拉麵相較之下最大的差別就是強調麵的本身,此外它也是動物系和魚介系的混合,特別的是除了用豚骨和雞骨,還會用豬腳熬製湯底;沾麵則會加上少許糖和醋,讓麵帶有酸甜味道。
拉麵的起源眾說紛紜,但自開始流行到現在約百年的時間就發展出如此多元的口味、樣貌跟流派,且每一派系都有各自的堅持和傳統味道,「拉麵」不僅成為日本人心中的庶民美食,更擄獲不少外國旅客的味蕾,下次來日本時也不防嘗試挑戰各種不同派別的拉麵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