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貴美/大阪報導】在關西僑界,提起俞秀霞會長,就會讓人想起她為善不落人後的各種義舉。去年疫情爆發期間,她雖然人在台灣 ,依然跨海指揮她的團隊,一次又一次的從台灣空運防疫物資,寄贈給關西各縣市醫療機構和僑校等需要的單位。
去年十月,她榮獲「世界華人工商婦女協會第八屆華冠獎」,今年三月份,她被蔡英文總統和行政院長蘇貞昌任命為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僑務委員。今年四月起,她正式接任日本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第九屆總會長 。記者特別專訪俞秀霞會長,談談她擔任總會長的抱負,以及在日本二十多年的奮鬥軌跡和心路歷程。
俞會長表示,很榮幸被任命為僑務委員及當選日本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深感責任重大,未來希望發揮個人影響力,凝聚僑社力量,為僑民和台商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回憶人生的奮鬥經歷,俞會長表示,她出身雲林縣鄉下的純樸農村家庭,因為是家中長女,所以很早就出社會打拼分擔家計。為了能夠在社會立足,她必須比任何人都要加倍努力,因此也從中鍛鍊出鋼鐵的意志,培養為人處事的生存法則。
結婚之後,剛開始她與先生分工,先生遠在日本經商,她留守台灣照顧家庭。很會持家的俞總會長,將家用錢做最有效的運用,從小筆的土地開始投資,轉手賣出獲利。當時,二十萬台幣就可以在台中買一大塊土地,在她的眼光獨到和精打細算之下,不但透過土地買賣累積可觀的財富,也打下不動產投資的豐富經驗和根基。
但是好景不常,二十幾年前,先生得了一場大病,需要前往照料。她苦思再三,決定含淚忍痛把三個子女送到澳洲就學,拜託當地親友幫忙關照,自己飛往日本專心照顧先生。回想起來,這段期間可以說是她人生中最艱苦難熬的一段日子。蠟燭多頭燒的她,不僅要在病榻照顧先生,要兼顧日本的事業和台灣的不動產投資,還要想盡辦法挪出時間飛到澳洲探望小孩,其中的辛苦真是不足為外人道。
先生過世之後,有人勸她結束先生在日本的所有事業,回去台灣。這確實是一個相對簡單並且容易很多的選擇,但是她覺得先生好不容易在日本打下的基業,她不應該就這樣輕易放棄;於是最後她做出人生重大的抉擇,留在日本。
可以想像,一位來自台灣,日文又不很流利的女性,要在日本社會經商,談何容易!尤其日本是典型的男性社會,女性經常會受到歧視。俞秀霞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先生公司的老員工對她的排斥和抗拒。剛接任社長時,她明顯感受到員工對她的不信任和質疑,完全表現在言語之中。他們不認為眼前這個嬌小、日文又不好的弱女子可以帶領整個事業的經營。
如果換做別人,可能早就打退堂鼓。但是,俞秀霞用謙卑的態度和堅忍的毅力克服一切的阻礙和困難。她努力自學日文,專業方面謙虛的請教老員工,同時,還從外部聘請一流的會計師和律師團隊,解決公司懸宕多年的法律和稅務問題。最重要的是大刀闊斧的整頓公司的經營規模,結束掉一些她比較不擅長的經營項目,聚焦在她比較內行的不動產事業。
在歷經一番辛苦努力之後,所有員工都對她刮目相看,感受到這位女社長堅定的毅力,和不畏懼困難的勇氣。當她在年底時親自頒發績效獎金給員工,並且主動為他們加薪時,從員工發亮的眼神和喜悅的笑容中,俞秀霞知道,她已經贏得所有員工的信任和認同。
如今,俞秀霞擔任社長的「琵琶湖興業公司」,旗下事業有出租的辦公大樓、學生公寓、和市區精華地段的停車場;還有在富士山麓投資大批的土地,部分已規劃成高爾夫球場,對外委託經營,收取固定的收入。
日本的事業漸入軌道後,為響應政府鼓勵海外僑民返國投資的政策,以及因應老齡化的社會問題,俞會長與專業醫護團隊合作,開始投入台灣的長照事業,目前在台灣中部地區已有一家康復之家和一家護理之家開始營運。未來她還想要購買更大面積的土地,蓋一座多功能的養生休閒渡假中心。
俞會長表示,自己身邊有許多跟她一樣獨身的姊妹,她希望能夠營造一個姊妹們可以住在一起、互相照顧的溫馨之家;不僅可以提供銀髮族優質的照護環境,樂活養老,親友們也能隨時過來休閒渡假,共享天倫之樂。
事業漸入軌道之後,俞秀霞在二十幾年前以感恩回饋的心情,開始投入公益慈善活動。如捐款救助台、日兩地的許多急難事故;並且透過基金會、慈善會的設立,助貧紓困、扶植原住民族發展;經由獎學金、教學設備圖書的提供,助學興學等等。這些慈善公益活動,讓她在僑界獲得「女俠」的美譽。
十年前,俞秀霞開始積極投入僑界活動,陸續擔任過大阪中華總會婦女會會長、日本關西台商協會會長、並且創辦了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日本關西分會,擔任創會會長等多項職務,今年四月她接任日本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帶領日本全國六大地區的台灣商會團體,為台商爭取更多發展空間;同時透過僑務委員的任命,為僑界做出更多貢獻。
俞秀霞表示,一路走來要感謝的人很多。許多無法一一列名感謝的長官和前輩,都是她的生命貴人。回憶剛入僑團時,認識了欣華會李忠儒會長,李會長經常給她支持和鼓勵,而他為人坦誠謙虛,熱心公益不為人知的典範德行,更成為俞秀霞的學習榜樣,惕勵自己也要以這樣的精神提攜後進。
對正在日本奮鬥打拼的台灣人,俞秀霞提供一些工作心得,一是要勇敢打入日本人社會,接納日本生活習慣和文化,並且感恩惜福日本這塊土地所提供的發展機會。只要對人真心誠意,一定能夠得到真心的接納和對待。其次是台灣同鄉要彼此扶持,唯有自己人團結合作,日本人才會看重並且尊敬我們,在日本的生存和發展空間才會更大。第三是懂得付出和回饋,台灣俗話說:「吃人一口,還人一斗」,世上東西都是越分越少,只有愛與慈善會越分越多,她自己就是從多年的公益慈善活動中,得到比賺錢還要大的快樂,並且越做越有活力。
進入「人生百年」時代,她建議所有年長者在完成栽培子女的家庭責任,或是職場工作交棒後,積極規劃「第二人生」,將自己的人生精華奉獻出來,從利他和公益領域,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創造更精彩的生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