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訊】近年來,日本家電產業掀起熱議的「2027年問題」逐漸成為社會焦點。隨著日本政府推動更嚴格的節能政策,自2027年起,若空調產品未達規定的能源效率標準,將不得繼續販售。這項新制勢必帶來市場洗牌,也將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荷包。
「2027年問題」背後關鍵在於日本政府為達成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也就是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與吸收量達到平衡,使其總和實質上趨近零。而由於家庭用空調在日本能源消耗中占比極高,政府決定針對其用電效率提出更嚴格規範,以抑制能源浪費並降低排放。依照新制度,若冷氣機種未達到規定的能源效率標準,就不能繼續販售。

節能政策已經推動一波進步,但現階段能源浪費仍多。所以與舊基準相比,2027年的新規大幅提升標準,例如:對年度消耗電力量限制及冷暖氣效率的數據更嚴格、必須達到一定CX值(效率指標)才能上市等。現代壓縮機、熱交換器、冷媒以及AI控制等技術近年來已有大幅進展,政府認為產業具備達到更高標準的能力,呼籲未來消費者在選購時更重視節能認證標章與基準達成率。
新制度上路後,空調市場勢必出現明顯變化,例如:售價提高、平價選項減少、維修風險增加等。為符合新基準,製造商需投入更多研發與生產成本,價格勢必上揚,過去5~7萬日圓的平價機型,可能再也買不到,取而代之的是更高價的高效能產品。隨著機型更替不再生產,舊型冷氣的供應及維修服務恐日益困難,即便使用年限未久,也可能因維修不易而被迫換機。不過雖然購機成本增加,但新機型電力消耗更低,長久下來也能減少電費支出,亦有助於減輕環境負擔。
對一般家庭而言,若空調已使用多年、效能下降,提前更換是避免未來漲價與維修困境的明智做法,尤其在2027年前,仍有機會以合理價格購得現行機種,不過更換時也要注意未達新標準的舊型號未來在販賣將受到大幅限制,所以建議以購買符合新節能標準的機型為前提,才能保障未來的日常使用。而對建築與租賃業者來說,業界則傾向於先預留管線、等政策施行後再購機的做法,以保持靈活性,等待更高效能的新機型出現再安裝,亦能更好因應政策變化。
「2027 年問題」不只是家電市場的挑戰,更是日本邁向碳中和的重要一步。未來幾年,消費者如何因應價格與選擇上的轉變,企業又如何在技術創新與環境責任間找到平衡,都將是觀察重點。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