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訊】9月23日於東京文京區,由幸福實現黨舉辦的「第一回國際論壇(民主中國陣線)」中,國立政治大學教授李酉潭發表演說,針對台灣近期的大規模罷免行動進行分析,他指出這場罷免行動的背後因素與失敗原因,並強調台灣公民社會的覺醒對民主發展的深遠意義。

李教授首先指出,罷免案的興起一方面源於在野黨(特別是國民黨)為了在2026或2028年重新掌握政權所做的政治運作;而另一方面則涉及中國因素。
然而,最終罷免並未成功。李教授解釋,這是因為相關選區本就屬於藍營基本盤,難以突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行動並非由民進黨主導,而是自下而上的公民社會力量推動。全台有逾百萬人連署支持罷免,這在台灣歷史上極具意義,他說明這象徵著「公民社會的大覺醒」。
李教授分析,民眾支持罷免的最大原因,在於普遍認為國民黨取得國會多數後破壞憲政秩序,尤其削弱司法獨立。他舉例指出,包括憲法法庭審查機制被阻斷、柯文哲案件被政治化、以及國民黨連署過程出現「冒用死亡者名單」等爭議,均凸顯台灣司法與議事程序正面臨挑戰。
他同時指出,國民黨與民眾黨在國會運作上不僅影響中央政府施政,更拖延國防預算審議。由於美方要求台灣逐步將國防支出提升至GDP的5%,但目前僅約3%,且在野黨杯葛下無法推進,美國國會議員甚至直接訪台,向在野黨施壓,凸顯國際對台安全的高度關注。
李教授強調台灣未來安危取決於三大要素:美日及其他民主國家的支持、國際社會對台灣民主制度的肯定,以及對「聯合國2758號決議」的正確認識。他強調,台灣從未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國際社會不應接受北京的錯誤論述。
他最後以台灣在COVID-19疫情中的成功經驗為例,指出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贈送疫苗是台灣能有效防疫的關鍵,顯示台日合作的重要性。他呼籲民主陣營在當前局勢下持續支持台灣,共同維護區域和平與民主價值。
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