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資深出版人傅月庵於受邀於8月25日和26日在台灣文化中心舉辦座談會。首日座談會中,他以「戰後台灣出版:一個挑戰與回應的過程」為題,與聽眾分享台灣出版業界的變遷,並與Thousands of Books 社長古賀一孝討論未來紙本書的出版和生存,吸引許多日本聽眾在週五晚間到場參與。
傅月庵過去曾擔任遠流總編輯和茉莉書店執行總監,為推展自己數位時代多元出版的理念,2014年創辦了掃葉工坊。傅月庵在傳統紙本出版、二手書店和數位出版皆有豐富經歷,見證了台灣出版界的轉變。
傅月庵:現在是出版最壞的時代,卻也是最好玩的時代
座談會中,傅月庵從台灣歷史變遷談起,台灣出版界一路以來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包含1950年代隨著國民黨來台的中國出版風格、日本50年統治期間所留下的無形養分,以及1960年代冷戰時期來自美國的最新科技。
另一項對台灣出版業界有重大影響的,便是1987年解嚴,從此言論自由不再受到限制,但傅月庵認為,1990年代之後台灣出版進入了商業的時代,通路商以銷量來要求出版社配合,「當商業力量過大,反而影響了出版自由」。
傅月庵說,網路的出現改變了一千年以來人們線性閱讀的習慣,網路檢索讓「跳讀」成為可能,閱讀時不再需要從頭讀到尾。同時,數位時代來臨同時帶來電子書產量增加,紙本書出版量縮小,這些轉變和挑戰讓他思考出新的方向,因而創辦了掃葉工坊。
傅月庵表示,現在他出版可以被留下來的紙本書,以印前預購進行銷售,也不需要透過書店,直接面對讀者。他認為,「對傳統出版業界來說,現在是出版最壞的時代,卻也是最好玩的時代,所有限制都沒有了,有多少創意就可出版多少書。」
傅月庵此次訪日在台灣文化中心共舉辦兩場座談,8月26日第二場座談主題則以「台灣古書店的革新:台灣書店的成長」,持續與聽眾分享他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