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採訪報導】2019年東京台灣未來電影週於十月十九日、二十日在秋葉原登場,由台灣未來影像發展協會主辦,輪番撥放十八部台灣、馬來西亞等地的原創短片和動畫,其中在十九日的開幕上,也邀請到導演林芳穎、吳禹前來與觀眾分享拍片的心得和影片想傳達的意義等,讓日本朋友能更了解台灣。
台灣未來影像發展協會日本代表David表示,每年都會徵選很多創作,在很多國家播放,希望其他國家的朋友能藉由作品,了解台灣或台灣導演的想法,尤其是台灣的電影都很有內容和特色,跟日本蠻多不一樣,希望日本朋友能因此多了解、交流,也讓台灣創作者的發展添增更多的可能性,未來活動也會繼續辦下去。
開幕儀式上先播放林芳穎導演的《天賦》,跟林導演過去的經歷有點相似,內容主要講到主角有著天才的作畫能力,卻迷失在究竟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作畫中,以開放式的結局作為收尾,讓觀眾自由想像,中間也穿插不少彩蛋,不論是畫面比例的變化,或是有些場景是仿名畫等。
接著播放吳禹導演的《悶熱》,講道愛上網友的女孩和愛上男同學的男高中生的故事,希望讓觀眾能反思,究竟什麼樣的感情才是自己想要的,另外,吳導演也分享不少拍片的過程,不論是床戲的安排還是場景的問題等。
有現場的觀眾提到,很多創作者的作品都在抒發內心,跟觀眾比較沒共鳴,對此吳禹也相當認同,他說,今天要講想講的東西時,就必須能讓觀眾接受,讓他們擁抱你想講的東西,就像是好萊塢那套很有用,用很多的技巧方式,把想講的融入在故事中,讓觀眾看得開心並接受到訊息,這部分韓國電影也做得很好,他希望也能幫助台灣開啟像這樣能讓觀眾看得開心,同時又有藝術價值在裡面,也希望能待更多作品出國交流,同時開拓自己的眼界。
林芳穎表示,在大學時期有的老師或前輩會說要有自己風格,也會說誰的作品很厲害,誰的風評不怎麼樣,誰成為偉大的電影人,但有的作品大家看不懂,卻因為被說偉大就偉大,有的作品大家都看得懂,卻因為被說庸俗而被貶低,就好比有人常說,如果相機沒有光源,就拍不到東西,但他認為,沒有眼睛在看,光打得多亮也沒人看見,電影是傳播的媒介沒錯,但選擇的對象是誰,有沒有想讓他了解、用心看自己的作品都應該考慮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