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綜合報導】總統蔡英文日前宣佈放寬美豬牛進口,消息一出引發養豬業者反彈,農委會表示,開放進口前以研議配套措施並採取國際標準,經完備程序後進行,且自台灣開放外國豬進口以來,比例從未超過國內總消費量的一成,台灣豬具有相當好的競爭力。
政府明年起將放寬瘦肉精美國豬肉和30月齡以上美國牛肉進口,不少養豬業者擔憂產業受到影響而引起爭議,政府對此規劃以產地標示區隔台灣豬與美國豬,並設立百億養豬產業基金強化競爭力。
農委會也發布新聞稿指出,蔡總統在宣布該政策前,已責請行政院率衛生福利部、教育部及農委會共同研議相關配套措施,其中包含由衛福部做好所有肉品的標示產地、教育部推動學校營養午餐全面使用國產肉品等。
此外,農委會依據科學根據、採取國際標準並經完備程序後,才訂定進口豬肉的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值,以及放寬30月齡以上美牛進口,不過依據農委會資料豬肝、腎等內臟並沒有從美國進口。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更是在臉書以「風味佳、品質好,歷史證明台豬競爭力」的貼文表示,台灣2002年加入WTO開放外國豬進口,2005年豬肉關稅配額取消,至今僅豬腹脅肉有特別防衛措施,豬肉貿易幾乎自由化。
他並指出,當時有不少人認為養豬產業會就此倒下,但事實證明自2002年起,無論價格如何變動,進口的比例從未超過國內總消費量的一成,美國進口部分更是逐年下降,且美豬在台灣市場佔有率有限,可見台灣豬面對進口豬具有良好的競爭力。
陳吉仲也提到台灣已脫離口蹄疫疫區,目前已成功外銷到香港、澳門和新加坡等地,不僅有很高的希望可以出口,價格也相當好,加上即將成立的百億養豬產業基金將協助養豬業者進一步提升競爭力,以確保民眾的食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