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婚姻面面觀之一】古早味粽香撫慰思鄉情 金澤阿嬤姜淑枝的油麻菜籽人生

0
姜淑枝在僑界的端午節包粽子活動中擔任講師

【記者黃貴美/金澤報導】每到農曆五月端午節,就是人稱「金澤阿嬤」的姜淑枝(76歲)最忙碌的季節,住在金澤地區的台胞,幾乎都吃過她包的古早味台灣粽,撲鼻的粽香和阿嬤和藹可親的笑容,慰藉了許多在日台灣人的思鄉情。嫁到日本多年的她,經歷了不少國際婚姻中的酸甜苦辣,記者特別訪問她,傾聽阿嬤訴說她如同油麻菜籽般的起伏人生。

  出生於台南縣下營鄉農家的姜淑枝,在家中六個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二,從小就幫忙種田,由於大姊很早就嫁人,父母身體又虛弱,她很自然地擔負起了家計,初中畢業就外出工作,貼補家用。原本在一家私人醫院工作的她,因為表現良好,被引薦進入台南的814空軍醫院(現已遷移),在藥局單位工作了二十多年,並努力栽培四個弟妹都上了大學,一轉眼蹉跎了寶貴的青春,雖然不少親友曾安排她相親,卻遲遲未遇見良緣。

  一次偶然的機會,朋友介紹她認識從日本派駐台灣工作的瀨戶先生,兩人先在台灣交往了二年,接著瀬戶先生調回日本,仍不間斷地持續書信往來二年後,瀨戶先生開口向她求了婚,並坦承自己去世的前妻有留下三個小孩,她很驚訝,最後決定接受命運的挑戰,遠嫁到八田與一的故鄉北陸金澤。

  於是日文一竅不通的她,嫁到周圍幾乎沒有華人的北陸金澤,姜淑枝回首當年,笑稱自己有如台灣阿信,結婚前擔當家計重任,結婚後飽嘗精神的重荷,面對言語無法溝通的婆婆,還有丈夫去世的前妻留下的三個小孩,語言不通和文化隔閡,使姜淑枝嘗盡了異國婚姻的酸甜苦辣。

專心包粽子的風景

  然而姜淑枝發揮台灣女性油麻菜籽般的精神,落在哪裡,長在哪裡,盡職地扶養丈夫前妻留下的三個孩子長大,並照顧高齡的婆婆,直到婆婆九十一歲離世。

年輕時的姜淑枝與婆婆的合影

  不僅如此,由於深知嫁來日本的台灣媳婦的種種不易,只要聽到當地台僑有需要幫助的,如婚姻破碎,或單親帶著小孩的台灣媳婦,姜淑枝都會前往關懷和幫忙。平日也熱心參與僑界活動,經常擔任志工包粽子和泡烏龍茶請大家喝,阿嬤包的粽子堅持使用上好的石川米、能登栗子和香菇、北海道魷魚、以及蝦米和花生粉、香味撲鼻,撫慰了不少台灣人的思鄉情。

姜淑枝的平劇花旦扮相

  當記者造訪姜淑枝的家時,驚訝的發現曾在空軍醫院服務多年的她,是典型的文藝女青年,牆上掛著多幅行雲流水的書法作品,以及她年輕時扮演平劇花旦的照片。原來曾師從書法家潘錦夫習字的她,一次偶然的機會跟隨老師去觀賞平劇,立刻被台上花旦精湛的演技所吸引, 於是拜名師學了九年的平劇,經常粉墨登台。直到今日,當阿嬤提起平劇,仍然眼中閃耀著星星,並拿出她細心保存的小道具,如裹腳繡花鞋,解釋其穿戴的方式,彷彿回到那一段耀眼的青春歲月。

平劇花旦穿的繡花鞋

  記者詢問阿嬤是甚麼動力讓她在逆境中保有這麼開朗樂觀的心態呢?阿嬤說,她喜歡熱鬧,經常下廚請大家吃飯,大家吃得開心,她就開心。她也經常藉著臨摹書法,追求心靈的和諧和寧靜, 她最喜歡的古文是孟子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並且經常用這些話來勉勵自己。

 問她遇到想嫁來日本的台灣女孩,會給予甚麼建議?阿嬤笑了笑,日本來觀光旅遊很好,想嫁過來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有很多文化和習慣和台灣不一樣,剛開始適應會很辛苦。

金澤阿嬤精心挑選的粽子食材

  幾年前先生去世後,阿嬤沒有選擇意志消沉的生活,她熱心投入公益,變得更忙碌了。白天,她忙著種有機蔬菜,5月底剛忙完端午節的包粽子活動,6月14日,她又應日本北陸台商聯誼會之邀,與會長島田惠和副會長寒雲一同帶著100顆粽子,去白山市寄贈給當地的兒童食堂,並介紹台灣的粽子文化。阿嬤說,前半生是為了照顧家庭、先生、小孩、婆婆而活,人生下半場,她要把身體照顧好,充實地為自己而活。

姜淑枝的料理充滿家郷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