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在日本奮鬥打拼的台灣人系列之一 在日本法式餐廳打工的台灣人的心聲

0
鄭仰廷(右)與主廚橋村信治(左)在HASHI門前合影

【記者黃貴美/大阪報導】今年一月爆發的新冠疫情,衝擊了全球人類的生活方式。記者特別專訪了疫情下,仍堅持留在日本奮鬥打拼的台灣人,了解他們在疫情期間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記者拜訪了位於大阪府豐中市,距離豐中車站很近的法式餐廳HASHI ,進入店內,就看到來自台灣的鄭仰廷與店主兼主廚的橋村先生,正忙碌的在廚房準備中午時段的法式套餐,內容包括色彩繽紛的前菜、南瓜濃湯、香菇義大利麵、主食的魚料理或肉料理,以及飯後甜品等,趁著午餐時段過後的休息空檔,鄭仰廷接受了記者的訪問。

鄭仰廷專心製作前菜

鄭仰廷今年二十九歲,兩年前從台北來到日本,先進入位於大阪中之島的辻學園調理製菓專門學校就讀一年,並取得調理師的國家資格。畢業後順利就職,進入有二十多年歷史的法式餐廳HASHI擔任廚助,對西洋料理有興趣的他,希望透過在日本的實務工作經驗,既學習廚藝,同時學習以精緻服務著稱的日本餐飲業文化。

鄭仰廷的一天十分忙碌,除了每天早上準備開店前的清掃,備料,開店後負責前菜製作和料理的擺盤,餐具的清理。由於店主在吹田另外擁有一家分店,每當缺人手時他還要前往支援,晚上歇店前要進行廚房的清理和大掃除。他指出日本對廚房的整理、整頓、整潔相當重視,所有的調理用具都要刷的光亮如新,放回固定的擺放位置,在這裡工作一年,他認為最大的收穫是體會日本人嚴謹的一面,每天在嚴格要求下雖然很累,但也慢慢養成不管到哪家餐廳工作,都能快速得心應手的基礎和習慣。

鄭仰廷在廚房工作情景

鄭仰廷認為在日本工作最大的挑戰,是職場的文化溝通。在台灣餐飲業曾有工作經驗的他,發現日本的工作習慣和台灣完全不同,職場文化也不同,例如就職初期,店主就提出希望他可以構思新菜色和新菜單,但是做為新人,光是做完一整天的工作已經疲憊不堪,實在沒有多餘的精力構思菜色,而且他很清楚自己提出的菜單一定會被否決,但是店主告訴他不斷被否定是必經的過程,新人就是要不斷的試,不斷的被否定,直到被肯定的那一天。

一個人在異鄉生活是孤獨的,鄭仰廷承認有幾次夜深人靜,他也曾懷疑自己是不是只是對料理有些興趣,還未具備將料理作為終身職志的熱情。台灣的家人也擔心疫情期間他一個人在日本生活,但是想到他當初到日本學習料理的初心,以及在學校和店主的協助下,好不容易才取得的工作簽證 (最多可在日本工作5年),他決定繼續努力,畢竟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太多,因此他並未選擇回國,未來他希望有機會到不同類型的餐廳工作,學習更多日本的餐飲文化。

法式套餐中的鯛魚料理

店主橋村信治表示,疫情使消費者的飲食習慣產生重大變化,衝擊了餐飲業,但是危機也帶來新的轉機。過去他只需專注做好店內的料理,被動地等待客人光臨;疫情發生後,客人減少外出用餐,促使他開始積極設計外帶餐盒,以及聖誕節家庭派對用的前菜料理(オードブル) ,和新年期間家庭團聚用的年節菜(おせち料理)禮盒,學會主動接近客人的需要,提供方便客人預約並帶回家享用的美味料理。

日本為了因應高齡少子化帶來的勞動人口不足,因此放寬開放數種技術行業的外國人居留簽證,包括餐飲、食品業、金屬加工、工業設備、汽修、電子電機、造船海運、航空維修地勤等,其中之一是日本農林水產省推出的「日本の食文化海外普及人材育成事業」,特別針對有志於學習日本的餐飲文化的外國留學生,給予最多可延長5年的工作居留簽證,因此近年有不少外國留學生來日本學習餐飲, 畢業後順利留在日本就職。

造型可愛的飯後甜點

鄭仰廷建議有心來日本學習打工的朋友,以現實面和金錢面來說,在海外生活必定不容易。建議語言要先練好一定程度,這樣上課或平時跟同學相處才不會有太大問題,在全日語環境下,日文自然會進步很多。文化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一開始可能不習慣,這也是需要學習的一環。最後就是不管是抱持試試看,還是下很大的決心才來的,總之就當是一個自我成長的機會,先認真努力過了再說,不論結果如何,這一定都會是一個很好的經驗。他很幸運所遇到學校的教職員和同學,都很樂意幫助留學生,有不安、不懂的地方都可以請教。期待疫情過後,有更多台灣年輕人,願意跳脫舒適圈,來日本挑戰不同的文化和生活。